港中大三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
2020/10/26 16:09:44 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三個研究項目獲國家教育部頒授2019年度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科學技術),包括一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一個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一個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中大2019年度得獎學者及研究項目如下: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中大醫(yī)學院生物醫(yī)學學院黃聿教授、王力博士及駱江云博士 ─ Hippo信號通路在湍流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中的新作用
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中風、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等高危疾病的最重要致病因素。全球每年有1,400萬人因動脈粥樣化直接造成死亡。然而,有關血液流動模式如何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仍不清楚。中大醫(yī)學院生物醫(yī)學學院黃聿教授與天津醫(yī)科大學的合作研究發(fā)現(xiàn),抑制血管內皮的「Hippo信號通路」會促進血管炎癥發(fā)生,進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臨床上常用來降低血脂的他汀類藥物可顯著啟動Hippo通路,有望通過尋找「Hippo信號通路」的激動劑找到治療動脈粥樣化的新藥。黃聿教授團隊的王力博士目前已經建立針對「Hippo信號通路」為靶點的藥物篩選平臺,并已初步篩選出幾個對「Hippo信號通路」啟動作用比較強的化合物,目前正在小鼠模型上驗證治療效果。
中大理學院化學系卓敏化學講座教授謝作偉教授 ─ 碳硼烷的可控官能團化
碳硼烷是由硼、碳和氫原子組成的籠狀分子,具有獨特的三維結構、芳香性及熱穩(wěn)定性。這些特質使碳硼烷成為獨特和具價值的分子建構組件,適用于功能性材料到藥物的各項應用。中大化學系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合作研究團隊,在謝作偉教授領導之下,運用金屬有機化學方法發(fā)展出一系列合成策略,為有關化合物的應用提供新方向。
中大醫(y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名譽臨床副教授梁浩云醫(yī)生─ 癲癇及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的機制與臨床研究
腦癇癥(又稱「癲癇病」)是一種影響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重要神經系統(tǒng)疾病,有三分之一病人屬于「難治性腦癇癥」,無法以抗腦癇藥物控制病情。2012年,梁浩云醫(yī)生連同中大醫(yī)學院外科學系腦外科組潘偉生教授及朱獻倫醫(yī)生等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將「顱內腦電圖檢查」發(fā)展為一種有助確定腦癇病灶位置的重要檢查方法;并于2015年發(fā)表研究報告,指出結合顱內腦電圖和高頻信號檢測(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s)技術,可更準確地找出腦癇癥發(fā)作源頭,以確定手術切除范圍。2018年,團隊發(fā)表了題為《利用高頻信號的小波分析對難治性腦癇癥華人患者進行顱內腦電圖檢查》的研究報告,概述了中大的臨床研究在日常實踐中如何為腦癇癥患者帶來幫助。
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簡介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是國家教育部設立的科技專項獎,對象為全國的高等院校,2009年開始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高等院校的直接推薦,授予在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并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學者和單位。自然科學獎嘉許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作出重要科學發(fā)現(xiàn)的個人和單位;科學技術進步獎則嘉許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要科學技術工程、計劃及項目等方面具創(chuàng)造性貢獻,或在推進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保障國家安全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圖文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關關系處 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日《中大三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https://www.cpr.cuhk.edu.hk/sc/press_detail.php?1=1&1=1&id=3388
中大2019年度得獎學者及研究項目如下: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中大醫(yī)學院生物醫(yī)學學院黃聿教授、王力博士及駱江云博士 ─ Hippo信號通路在湍流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中的新作用
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中風、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等高危疾病的最重要致病因素。全球每年有1,400萬人因動脈粥樣化直接造成死亡。然而,有關血液流動模式如何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仍不清楚。中大醫(yī)學院生物醫(yī)學學院黃聿教授與天津醫(yī)科大學的合作研究發(fā)現(xiàn),抑制血管內皮的「Hippo信號通路」會促進血管炎癥發(fā)生,進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臨床上常用來降低血脂的他汀類藥物可顯著啟動Hippo通路,有望通過尋找「Hippo信號通路」的激動劑找到治療動脈粥樣化的新藥。黃聿教授團隊的王力博士目前已經建立針對「Hippo信號通路」為靶點的藥物篩選平臺,并已初步篩選出幾個對「Hippo信號通路」啟動作用比較強的化合物,目前正在小鼠模型上驗證治療效果。

(左起)駱江云博士、黃聿教授及王力博士
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大理學院化學系卓敏化學講座教授謝作偉教授 ─ 碳硼烷的可控官能團化
碳硼烷是由硼、碳和氫原子組成的籠狀分子,具有獨特的三維結構、芳香性及熱穩(wěn)定性。這些特質使碳硼烷成為獨特和具價值的分子建構組件,適用于功能性材料到藥物的各項應用。中大化學系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合作研究團隊,在謝作偉教授領導之下,運用金屬有機化學方法發(fā)展出一系列合成策略,為有關化合物的應用提供新方向。

謝作偉教授
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大醫(y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名譽臨床副教授梁浩云醫(yī)生─ 癲癇及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的機制與臨床研究
腦癇癥(又稱「癲癇病」)是一種影響年輕人和老年人的重要神經系統(tǒng)疾病,有三分之一病人屬于「難治性腦癇癥」,無法以抗腦癇藥物控制病情。2012年,梁浩云醫(yī)生連同中大醫(yī)學院外科學系腦外科組潘偉生教授及朱獻倫醫(yī)生等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將「顱內腦電圖檢查」發(fā)展為一種有助確定腦癇病灶位置的重要檢查方法;并于2015年發(fā)表研究報告,指出結合顱內腦電圖和高頻信號檢測(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s)技術,可更準確地找出腦癇癥發(fā)作源頭,以確定手術切除范圍。2018年,團隊發(fā)表了題為《利用高頻信號的小波分析對難治性腦癇癥華人患者進行顱內腦電圖檢查》的研究報告,概述了中大的臨床研究在日常實踐中如何為腦癇癥患者帶來幫助。

梁浩云醫(yī)生
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簡介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是國家教育部設立的科技專項獎,對象為全國的高等院校,2009年開始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高等院校的直接推薦,授予在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并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學者和單位。自然科學獎嘉許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作出重要科學發(fā)現(xiàn)的個人和單位;科學技術進步獎則嘉許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要科學技術工程、計劃及項目等方面具創(chuàng)造性貢獻,或在推進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保障國家安全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圖文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關關系處 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日《中大三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https://www.cpr.cuhk.edu.hk/sc/press_detail.php?1=1&1=1&id=3388
入園院校駐深機構
- 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中國工程院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吉林大學
- 同濟大學
- 武漢大學
- 南開大學
- 南京大學
- 浙江大學
- 復旦大學
- 廈門大學
- 深圳大學
- 香港大學
- 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浸會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中國藥科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東南大學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重慶大學
- 湖南大學
-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
- 香港理工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香港城市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法國里昂中央理工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天津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香港中文大學
- 阿爾伯特大學
- 布達佩斯技術與經濟大學
- 匈牙利米什科爾茨大學
- 中山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 中蘭開夏大學
- 中南大學
- 日本電氣通信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山東大學
- 佐治亞理工學院
- 北京電影學院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江西財經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華中師范大學
- 河南大學
- 燕山大學
- 東北師范大學
- 蘭州大學
- 中國礦業(yè)大學
- 伯明翰大學
- 嶺南大學
- 香港都會大學
- 西北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深圳虛擬大學園管理服務中心版權所有 Since 1999.9.10 地址:深圳市高新區(qū)南區(qū)深圳虛擬大學園大樓
技術支持:(86)755—26551940 業(yè)務咨詢:(86)755—26551610 粵ICP備05085107號
技術支持:(86)755—26551940 業(yè)務咨詢:(86)755—26551610 粵ICP備05085107號